(本站高能,請自備幽冥鐵護目鏡)
(說實話,這章其實早就寫好了,一直在猶豫要不要就這麼發出來)
(估計又會有人說「五毛攻佔起點」之類的怪話)
(呵呵√~)
如果說tvb的金庸世界是香蕉味的,那麼張紀中的金庸世界是榴槤味的,而劉安進入的這個射鵰世界則是大蔥味的。
大宋的官話是古代河南話,要不是那些厚重的歷史建築和活生生的宋人,劉安都會以為自己跑錯了劇本。
坐車太顛,走路太蔫(慢),坐船又太遠。
想來想去,似乎只有坐飛機(銀鳥號)了?
不知道後世會不會有這樣的記載:
《南宋紀實》,1137年春,臨安城外的天空上,出現了銀色臉盆狀的物體……
想到這裏,劉安在馬上笑得前仰後合,引得不少路人側目,以為馬上那小官人發了癔症。
※我※是※邪※惡※的※分※割※線※
整個南宋此時大約8千萬人口,地廣人稀,出了臨安城就是一片山清水秀的景色,劉安單人一騎,不辨道路,只要大體的方向沒錯即可。
路上行人絡繹不絕,乘車騎馬走路,偶爾在路邊還能看到挑着「茶」字白布的涼棚。
以劉安的目力,能看到附近山巒上的植被密度很大,完全不像後世那樣稀稀疏疏,或者乾脆就發展成為了城區和住宅區,稍微感覺一下,就能在這些地方「看到」不少道觀、廟宇。
他撇了撇嘴,在臨安城呆了近一年,他可是知道臨安城附近的山林不是道田就是廟產。大小加在一起,怕有好幾百家了。
這些牛鼻子和禿驢比大宋官家霸道多了,他們可不允許樵夫在他們的地界上打柴,在武館閒聊時,聽那些破落戶子弟提過,從更遠的深山路過他們的地面。搞不好還會被抽取三成左右的類似過路費的柴草。
日後有學者統計過,僧道田產、地產約佔南宋的四分之一,而且和明朝的士子一樣,雖然不是徹底減免田賦,但也有着優待,要是出了一個高僧明道,走走上層路線,例如國師之類的,寺廟、道觀的產業可真就不用納稅了。
福建一帶還興盛祭拜類似歡喜佛的教義。為此還造成了許多社會問題,例如因為「綠帽」引起的糾紛、仇殺等等,也不知道是天竺原產的還是經過了信徒的改良……簡單來說就跟現代的「海天盛筵」差不多,少則幾十,多則上千人以佛陀的名義開無遮大會……六十到八十年代的不少武俠小說里有這樣的情節,那並不是作者胡編的,而是根據史實撰寫改編的。
享受着種種優待,不要說日後南宋滅亡。這些佛道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就連偶爾發生災禍。除了個別寺院、道觀會救濟災民,其他嘛?嘿嘿嘿嘿……
就像他們嘴裏忽悠信徒的那樣「天道循環,報應不爽」、「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蒙古人的鐵騎日後在中原大地上殺的人頭滾滾,道教、佛教。佛門道家清靜之地?抱歉,人家信仰的是長生天,信仰的部落里的薩滿大神,除了極個別要麼提早投靠了蒙古人,要麼名氣太大。例如全真派,例如靈隱寺……其他麼,人殺了財搶了,剩下的一把火燒了。
劉安想起現代網絡上流傳的一句話,什麼蒙古人來了,這片土地是我的……呵呵,死人是不會需要土地的;女真八旗來了,這片土地也不是你的……他們會殺掉反抗的男人和無用的老人還有兒童,將剩下的所有人變成奴隸包衣,奴隸包衣也是不需要土地的,也沒有人權,可以任意打罵、羞辱、奸?淫……被殺死只是最輕鬆的結局。
同樣的例子還有猶太人,滅國後,猶太人被趕出了流淌着「蜜糖和牛奶」的家園,在歐洲大陸上流浪,能跑出來的自然是有身份有地位,最起碼是有錢財的人,能組織起人手和物資,才能逃走。
他們是國家被滅人了的人,基本上在重視血統的歐羅巴大陸上不會受到承認,沒有辦法獲得土地,只能用手裏的財貨經商。
猶太人用聰明和智慧獲得了財富,但他們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