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證明,崔百姓本來信心滿滿前來齊省,想要破獲一件大案從而得到上級賞識,不想來到齊省之後才發現水真深,真有很深。
深到了讓他無法想像的程度,如果說朱振波死的時候,水位在腰間,那麼湯世誠和解少海的翻供,就讓他感覺大水已經漫到了脖子之間,再向上一點,他就要呼吸不暢了。
淹死倒不至於,但被嗆得難受肯定少不了。
所以與其坐等被水嗆着,不如現在轉身就跑。
齊省的典攤子,本來是由周鴻基引發,就由周鴻基收拾好了。他再干幾年就退下了,何必陪年輕人一起玩命?不划算,太不划算了。
齊省的關鍵支點,是夏想所以,崔百姓在由劉一琳出面沒有請動夏想的情況之下,現在和復想不期而遇,如此大好時機要是錯過的話,他就白在官場混了一輩子了。
「齊省需要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夏想回應了一句套話,他和崔百姓沒有深談的基礎,只能淺嘗輒止,「我贊成崔書堊記的看法。」
雖然沒有從夏想嘴中得到想要的信息,但崔百姓還是對今天的會談大感滿意因為他對夏想的老成和持重十分讚賞,相比之下,周鴻基就過於固執並且不識時務了。
在官場之上識時務是可以保證屹立不倒的法寶。嗯要提拔,想要上級重視,都沒錯錯的是不先衡量付出的成本與之相比,是否值得。
在許多人的官場經中不是官做得越大越好,也不是非要當京官才行崔百姓就有一個同事,擔任了幾屆十幾年市長,又在廳級的位置上晃蕩了十幾年,臨了在廳級退下,就是沒有前進一步。不是他沒有前進的機會,而是他只想在大權在握又有充分自主權的市委書堊記的位置上一直幹下去,因為經過他的成本核算,擔任市委書堊記,權力不小,收穫不少,主要還有一點,風險最小。
經過對比,崔百姓堅定了看法,夏想確實比周鴻基高出一個層次。
崔百姓告辭之後,夏想又和李丁山談論了一些關於兩大政績工程的問題,李丁山對秦侃過於鋒芒畢露微有不滿,但對秦侃拿兩大政績工程開刀的做法,大加贊同。
夏想心思一動,委婉地一提,希望李丁山在兩大政績工程之上,適當投去關注的目光。
第二天,夏想特意打電話給劉一琳,提到了昨天和崔百姓的偶遇,在談話中,他含蓄地透露了將會在下午正式公佈朱振波死亡事什的調查結論。
此舉,一是賣劉一琳一個人情,二是再次試探崔百姓的反應。
從孫習民現身他的辦公室,說了一頓語焉不詳的話後,轉身離開,再到崔百姓和他偶遇之時的談話,夏想就敏銳地抓住了一個點一繃在何江海的問題上,反對一系的內部,出現了分歧。
主戰派以周鴻基為主,是要堅持到底,絕不放棄。言和派是以孫習民和崔百姓為主,是想見好就收,不要逼人過急,得放手時且放手。
但從孫習民話不明說,崔百姓稍有為難之中可以得出結論,反對一派的高層,還是不想收手。
也是,衙內畢竟差點丟了小命。
劉一琳對夏想含蓄地透露消息,也含蓄地表示了感謝,提出會再找時間請夏想吃飯,還說她昨晚和王薔薇的會面,十分愉快,也非常順利。
中午,夏想召開了一個小範圍的會議,就朱振波的死亡事件的調查結論,統一了。風,並要求所有人等不許事先泄露,否則,黨紀處理。
下午一上班,溫子璇正在匯報工作,周鴻基不清自來。
周鴻基的出現,多少有點意外,但仔細一想,也在意料之中。
等溫子斑一走,周鴻基就開門見山地問道:「夏書堊記,朱振波的死因調查,是不是該有結論出來了?」
見周鴻基一臉急切,和崔百姓的不動聲色截然相反,不但表明了周鴻基和老謀深算的崔百姓相比,在火候上還是有所欠缺,也顯露出他和崔百姓完全不同的期望值。
崔百姓是想等結論出來,好脫身。
周鴻基是着急等結論出來,好繼續。
夏想還以為周鴻基會多有耐心,不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