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平關外。
馬仁瑀、康再遇並騎而立。
看着陽平關上不住向下射箭、放火的蜀兵。
康再遇眉頭直皺,搖頭道:「這群畜生對自己人真下得去手。」
馬仁瑀一點也不奇怪,他受命鎮守鳳州,緊挨着漢中平原,沒少與蜀地人打交道。
對於蜀地的情況極為了解,蜀地官員無有不貪,蜀地兵士毫無戰意。也就蜀道險峻,諸多關隘將會成為入蜀硬骨頭,就如面前這陽平關。
陽平關南倚雞公山,北瀕嘉陵江,地勢極為險要。南可入川,北通略陽,西至隴南陰平,東達漢中。
在三國時期,這裏就是軍事重鎮。
現在也是入漢中平原的必經之路。
羅幼度得趙季札提醒,先一步察覺孟蜀的險惡用心,故意派遣薛居正入蜀,還做出進攻南漢的假象,背地裏早早派出了御營司中擅於攻城,翻山越嶺的宣威軍入鳳州附近的山裏待命,就等王昭遠這個「諸葛亮」來襲。
依照羅幼度的計劃是斷敵後路,殲滅來襲蜀兵,以此來消耗蜀地兵力,便於他們大軍入蜀。
但馬仁瑀得知情況,卻給出了不一樣的想法。
馬仁瑀確如王昭遠調查的一樣,大字不識一個。
即便是現在,馬仁瑀識得的大字也不足百,也就名字能寫的順溜。
平時公文都需要幕僚佐官協助,才能看的懂,讀的明白。
但也就王昭遠這樣的蠢貨,才自以為是的敢小覷這個時代一刀一槍從戰場上滾爬出來的大將。
馬仁瑀一個流氓地痞,殺到了刺史之位,那是身經百戰的換來的。
他確實不識字,但一場一場生死搏殺累積的經驗,磨練出來的戰術水平,不會輸給任何科班出身的將官。
他以為蜀兵戰鬥力低下,正面交鋒絕無可能是中原百戰之師的對手。
殲滅王昭遠的大軍,不如藉助其軍攻破平陽關。
在他看來戰勝三四萬蜀兵,遠比攻打平陽關更加容易。
羅幼度並不知蜀兵墮落成什麼樣子,但平陽關險峻,當年他是親眼見過的。
他選擇相信馬仁瑀的判斷。
畢竟鳳州刺史這個位子也是他親自安排馬仁瑀擔任的,並沒有堅持採用自己的原定計劃。
戰場上的情況在這時,發生了變故。
面對蜀兵擁擠在平陽關城之下,王昭遠毫無人性地對着蜀兵放箭、放火,打算以此逼退擁擠入關的蜀兵,他們好乘機關上關城。
但馬仁瑀、康再遇又豈會給他這個機會?
訓練有素的兵卒一步步擠壓着蜀兵的生存空間,逼着他們往平陽關潰逃。
這面對自己袍澤,殺一人殺兩人殺十人都好……
但是要城樓上的蜀兵成百上千的屠殺自己人,任誰也受不了。
擁擠入關城的兵卒,自然不敢造反,但他們早已心寒,直接逃命去了。
關城上守兵的士氣,隨着不斷地屠殺自己人,自行崩潰,跟着一併逃跑。
王昭遠見狀心理防線也隨即垮塌,一言不發地退下。
他本想悄悄的去騎自己的馬逃跑,結果發現自己的坐騎早就給人順走了,他的親衛也跑了一大半。
只剩下十餘人,彼此陰晴不定,也在琢磨要不要跑。
馬仁瑀、康再遇在這種情況之下,不費吹灰之力的就拿下了陽平關。
攻取陽平關之後,馬仁瑀、康再遇立刻兵分兩路。
馬仁瑀率部追殺蜀兵,而康再遇直接領兵直奔興元府而去。
興元府也就是三國時期的漢中一地……
馬仁瑀心知這些蜀地逃兵逃回蜀地八成還會受到收編,再次成為與他們為敵的軍隊。
故而追殺起來絕不手軟,除非投降待俘……
這一路砍殺,便如砍瓜切菜一樣,潰敗的蜀兵幾乎的羔羊一樣,就知道逃竄,根本沒有還手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