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突然冒出來的親戚,張庶寧還是保持了冷靜……總不能你說是那就是吧!而且想攀上老爹的人,那可是多如恆河沙數,絕對不能馬虎了。
因此張庶寧抽空,還真暗中打聽了一下,甚至借着外出調查的機會,跑了一趟張家。
等他回來之後,總算是心裏頭有數,然後給張希孟寫了一封長信,把張家的事情說了一遍……
首先,他們確實是張希孟的親戚,不過嚴格算起來,他們既不是張希孟這一支,也不是張養浩那一支,雖然算不上五百年前是一家那種,但也絕對能上溯兩百年了。
不過要說他們單純是攀附張希孟,也不能那麼說,當年決戰察罕的時候,他們可是率領族人,替明軍運輸糧草的,而且還有三個族人犧牲。
算是替大明江山出過力氣,流過血。
正因為如此,在接下來分田的過程中,張家雖然分了田產,但是浮財還保留着,也沒有進行拆分遷居。
相比起其他的大戶人家,要好不知道多少倍。
張桓的父親,甚至還擔任過糧長,完成任務也很不錯,按時定量,把糧食送到了朝廷,因此還得到了嘉獎。
只不過他運氣不好,並沒有通過糧長的考試,因此沒有入朝為官。
可也正因為如此,他才費力氣培養張桓,希望能出來一個當官的。
偏偏張桓是個不聽話的,他對當官的興趣不大,非要經商發財。
不過他想經商,條件也是不錯的,即便不考慮張希孟,本身張家還是有錢的,在濟南等地,頗有人脈,他又來復旦學堂讀書,認識了不少人。
其次,他時機把握得非常好,此刻剛剛包圍了倭國兵馬,露出了勝利的端倪,遼東的大發展,就在眼前,很容易就會發財。
發財之後,他會幹什麼?
沒準會重新修訂族譜,大約若干年後,他就真的成了張希孟的侄孫……面對此情此景,張庶寧其實很無奈。
他跟老爹寫信,講述這件事……你要說張家有什麼問題,幹了什麼天打雷劈的事情,需要徹底拆分,發配得天南地北,妻離子散。很顯然也不近人情,他們沒什麼大過,甚至還有點功勞。
再說張桓本人,他也算努力讀書,能考入復旦學堂,現在又抓住機會,果斷前往遼東創業發財。
假使過幾年之後,他真的有了成就,也只能替人家的高興。
可張庶寧了解了這位族侄兼學長的經歷之後,他又不是那麼舒心順意了。
道理很簡單,當初張家並沒有分浮財,因此他們還是遠比一般百姓富裕,張家子弟普遍讀書識字,家中也頗有些藏書。
這些優勢都是普通人不敢想的。
而且張庶寧還打聽到,當初為了讓張桓順利考入復旦學堂,張家聘請的教書先生就有三位。
可以說是耳提面命,費盡了力氣,才把張桓送進來。
這倒不是說張桓就真的不行,只是說如果他出生普通家庭,是絕難進入復旦學堂的。
張庶寧梳理這些之後,就忍不住向老爹提出了一個問題……從張家的角度來看,他們栽培後輩,努力向上,沒有什麼問題,甚至十分勵志。
可是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又太不公平了。
他們讀書條件遠不如張桓,也聘請不起好幾位名師……其實很多時候,不是他們不想努力,而是連努力的方向都沒有。
這事情公平嗎?
張庶寧不知道,他很想讓老爹給個結論。
這封信到了張希孟的手裏,張希孟反反覆覆看了好幾遍,竟然也只是一聲長嘆,有些沉默。
怎麼說呢?
他也很難回答,如果連張家這種情況,也不能容忍接受,需要處置掉,那就樹敵太多,非要天下大亂不可。
更何況治國也需要人才,類似出身的讀書人,遍及朝野,數量非常大,不可能不用。
但是張庶寧也告訴老爹一件事,根據他的初步了解,張家子弟,幾乎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