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還不懂他爹說什麼,只是覺得人多,沒一會兒就哭了起來。
這下子可把老朱嚇得手忙腳亂,趕快把孩子交給了夫人,馬氏帶着朱標下去,大傢伙在一起吃了晚飯,卻也沒有多言,朱文正和李文忠早早下去,他們拖着朱英一起去騎馬了。
李貞和大嫂也都告辭,最後就剩下朱元璋和張希孟兩個。
他們面面相覷,老朱先笑了,「過年也不得安生啊!」
張希孟一笑,「主公為蒼生操勞,這日子還多着哩!」
老朱怔了怔,似乎有些遲疑,卻又沒有說什麼。
「先生,你去劉基那裏,他說了什麼?這老頭可算是悔悟了?」
張希孟笑道:「他不但悔悟了,而且勁兒好像有點大!」
朱元璋不解,「什麼意思?」
張希孟一伸手,把劉伯溫寫的東西掏出來,在老朱面前鋪開,兩個人一起觀看……活神仙能寫出什麼東西呢?
首先,劉伯溫開宗明義,元政失修,海內鼎沸。誠能效法湯武,弔民伐罪,雖一旅之師,百里之地,足以取而代之。
這話說得簡單,但卻是一切的立論基礎,元廷完蛋了,只要策略得當,哪怕只有百里之地,也能奪得天下。
毫無疑問,這是讓朱元璋堅定信心,奪取江山。
「這話先生早就說過,李先生,賈先生,還有朱先生他們也都講過,只能算是老生常談。」朱元璋淡淡說道,張希孟只是笑,對待同一道題,大傢伙的解題思路還是不一樣的,只管往下看,劉伯溫不會泛泛而論的。
果然第二條,劉伯溫就提出應該和韓宋結盟,以韓宋之兵,攻北元之地,讓他們彼此消耗,兩敗俱傷。而朱元璋則是要全力向南,發展壯大。
在這裏,劉伯溫提出一個看法,可以暫時尊奉韓宋,採用龍鳳紀年。
下一條,劉伯溫就分析了朱元璋的兩大對手,天完勢力雖然非比尋常,但是臣強主弱,早晚必生大患。至於張士誠,只是一守成之主,不足為慮。分析到這裏,也還是不算什麼新奇,畢竟張希孟和朱升等人都看出來了。
但是劉伯溫隨後來了一句,若攻張士誠,天完必救,腹背受敵,我軍危矣!若先滅天完,張士誠必定無膽動兵,坐失良機!
只是這一句話,就看出了水平高低,看出兩邊的性格缺點不難,但是針鋒相對,拿出策略,這就要智慧了。
有人或許會說,難道不能先消滅張士誠嗎?
其實這個問題分析起來,還要更加複雜。
張士誠雖然胸無大志,但是在高郵之戰中,這傢伙的堅韌人盡皆知。全力以赴,攻打張士誠,固然能贏,但是耗費時間太久,彼時天完的兵馬殺來,對朱家軍來說,太不利了。
畢竟一條長江,順流而下,用不了幾天的時間,就能殺到金陵。
反過來,天完內部亂七八糟,他們固然能戰,但若是慘敗之後,也會土崩瓦解,維持不了多少時間。
先滅天完,而後消滅張士誠,一統南方!
劉伯溫用了不足百字,就把朱元璋謀奪天下的策略講清楚了,針對四大對手,讓韓宋和大元互相消耗,陳張之間,先陳後張。
那朱元璋自身該怎麼辦呢?
劉伯溫接下來寫到,金陵六朝古都,虎踞龍盤,帝王之氣森森,正是基業所在……耕不忘戰,戰不忘耕,以耕備戰,以戰護耕,
耕戰結合,所向披靡!
又一項關鍵的措施被劉伯溫提了出來,耕戰結合,確實適合如今的朱家軍。
老朱也漸漸有了興趣,他向下瀏覽,劉伯溫連續提了幾項重要的建議……通篇讀下來,最大的感覺就是劉伯溫這人務實,能提出可行的策略。
比如劉伯溫提出減省刑罰,但是他接下來就補充說是元政無道,也就是說,要消除元廷錯誤的刑罰,而不是簡單的降低懲罰那麼簡單。
還有劉伯溫提出要廣納人才,開科取士……但是劉伯溫隨即主張建立學堂,所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