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勛閣功臣,應該怎麼排?
趙桓召集群臣,齊集文德殿。
「功臣功臣,首在這個功字,要問什麼功勞……如果是開國以來,所有建功諸臣放在一起,全部品評衡量……朕以為有些難度。」
趙桓這話讓眾人鬆了口氣……這破事是真的說不清楚,至少現在說不清,功臣大致能分成幾種,其一,是韓琦富弼這種,由於他們明顯捲入黨爭,對他們的評價也是起起伏伏,好好壞壞。
當然,看趙桓的態度,他們的評價都不會高,甚至會成為蓋棺定論。
這時候就出現了另一問題,要不要把王安石放進來?
平心而論,王安石還是可圈可點的。
但倒霉的是王安石變法失敗了……而此刻趙桓手下的群臣,無論是李綱的提編,還是呂頤浩的土斷清丈,攤丁入畝,乃至於趙鼎推行的均田平役……這些變法的力道,都遠勝王安石,最最重要,他們還都不同程度干成了。
如果放王安石進來,這幾個人怎麼算?
排名前後怎麼辦?
說來說去,還真就剩下寥寥幾個人可以考慮,寇準,范仲淹,狄青……首先說寇準,這是絕對夠資格的,可有一個問題,他攤上的主子太慫了,如果真宗皇帝能力主抗遼,志在恢復燕雲,無論如何,也要把寇準放進來。
可眾所周知,澶淵之盟的結果是大宋給了歲幣,儘管寇準不同意,這個破事也影響了對他的論斷,當然了,這個責任九成都在不要臉的真宗身上。
范仲淹,他的德行無虧,但是慶曆新政失敗了,對付李元昊,也不怎麼樣……如果讓他進來,趙桓手下群臣就擋不住了。
至於狄青,他雖然戰功突出,遭遇值得同情,但是畢竟大戰不多,最出彩的一次,也不過是平定嶺南的儂智高。
放在趙桓手下,最多也就是副總兵一級。
其實功臣當中,還有一類,那就是呂夷簡、王旦他們,這些人的確有大功,爭議也不大,可他們只是一時宰相,輔佐當時的皇帝有功,對於大宋朝的建樹就乏善可陳了。
「所以這一次明定功臣,首先在於抗金之功,在於恢復燕雲之功,在於開疆拓土之功……」趙桓一錘定音,有了標準,再評定就容易了不少。
「昭勛閣第一功臣,太師李綱!」
當趙桓說出名字之後,群臣短暫驚嘆,隨即如釋重負,竟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官家到底是官家!
「臣以為李太師首倡抗金,對社稷有力挽狂瀾之功,僅僅以抗金而論,李太師當之無愧!」趙鼎帶頭磕頭讚嘆。
代表着李綱的畫像,掛在昭勛閣第一位,很顯然就是告訴世人,這些功臣是有功於社稷,不是趙桓的親信,官家着實公允,無話可說。
「至於第二位,朕以為是呂頤浩……他繼任首相,時間最久,付出的辛勞最大,數次大戰,他供應軍需,從來沒有失誤過,堪稱當世蕭何,無論如何,也當得起第二名。」
文臣這邊,一連得了兩分,自然是歡欣鼓舞,備受振奮。
都說官家偏向武將,其實官家對文臣也是不錯的。
一個昭勛閣,竟然幫趙桓挽回了不少形象。
接下來就是第三位了,毫無疑問,是韓世忠。
到了第四位,竟然落在了吳玠身上。
岳飛排在第五,曲端第六。
四王的排序中,岳飛幾乎是公認的第二名,現在降格第三,讓人有些詫異。
「鵬舉,你不會不滿意吧?」
岳飛連忙躬身,「回官家的話,臣只知為國盡忠,排名前後,臣不在乎的。」
趙桓哈哈大笑,「同樣的功臣,也要看資歷,年紀,看方方面面……唐太宗排凌煙閣的時候,也把杜如晦放在了房玄齡的前面。鵬舉,你比朕還年輕,日後還有太多的大戰等着你,這一次就只能如此了。」
話說透了,也就沒什麼爭議了,吳玠的確年紀比岳飛大太多,而且身體也不如從前,爭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