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看賢王高會,飛蓋入雲煙
永王開文武兩館不過數年,也蓄養了相當規模的門人清客,不過成分就不免魚龍混雜了,因為選入的標準也相當寬鬆,只要有相當資產人士或大家族的推薦,大部分都是應募而來地方人士,其中不乏相當部分是對政治不干興趣,只是因為在永王的治下,實在卻不過權威與情面,被家族派出來來虛應工夫,混日子的。
再說這地方哪有那麼多名士可以接納,多數有才華的人也有身價和立場的矜持,科舉和仕途,才是天下讀書人的首選,因此其中不乏一些常年混跡在豪門大族間,純粹用以充充場面,混些月供過日子的所謂清客,他們最大的本事是捧場,看主人的眼色進行圓場或是營造氣氛,人數多了也是一股力量,按照關係的好壞與親疏程度,分做好大小十幾個群體,正在交頭接耳的竊竊私語。
再就是和我一般慕名而來,或者乾脆是尋找機會,開拓見歷年輕的世家子弟,雖然人數最少但也有相當比例,年輕的面孔上,毫不掩飾的洋溢着諸如驕傲、自信、憧憬或者乾脆就是野望之類的情緒,
我看了一眼左右,在這個炎熱的空氣里,幕客專用的平台上到處都是和我一樣,由僕人打着涼傘,撐着遮蔭的布幔,還在一邊扯着領子不停扇風的人,甚在還有人拿出自家炮製的茶水酒飲,當場斟酌起來,我混在中間,倒也不顯眼。
當然我的生面孔,不免一些指點和非議,諸如這就是寧寡婦家姘居的那個相好之類的流言蜚語,因此倒沒有什麼人不知趣的刻意上來打招呼。
我旁邊,一個是江南東道活動的前斬首團聯絡人李觀魚,他現在掩去了本來的面目,穿的就象個送茶遞水的僕人,手中還拎着曲頸水壺,另一個是在江陵侯命的參軍團成員馬克己,則還是那身帳房的打扮,手中拿的當然是帳本。
「既然來了,就給我說說着江陵的情形把」
「是」馬克己應道,每走到一地,打探一地的風土人情,軍民營生祥略,這是他們這些外派人員的必修課。
「江陵郡又稱荊州,別號荊南郡,有戶三萬三百九十二,人口十四萬八千一百四十九。下轄有枝江、當陽、長林、石首、松滋、公安、荊門。八縣一府。置有永寧軍和羅含府。勝兵一萬八千名,其中荊門、石首、當陽各有水陸大營。計有樓船三百餘,艨艟一千、鬥艦千五,其他走軻、牙船數以萬計。於上川江口,有攔江的浮船台,可駐千人。」
樓船、艨艟、鬥艦,其實是以船的噸位和職能區分的,各自分為千料數千料分成若干個檔次,在千料之下的其他都算是小船,而象這種內河艦隊,主要作用就是輸送士兵,以及用做提供石炮、車弩等火力支援的平台,除非是進入蕃陽湖、洞庭湖這樣寬廣的大水域,否則大規模船戰的機會並不多,因此它們的作用是在河網密佈的南方,可以比陸路更高效的進行兵力投放。
而永王的士兵,也是典型的南方特色,以站在船台上候迎的一個百五十人的標準隊方陣為例,主要是以輕裝步兵為主,只在青色的短衣外穿了保護胸腹的鑲皮背心甲,更講究靈活性和機動性,士兵多數也沒有頭盔,而是黑色的軟帽和濮頭,只配備了很少全身明光甲的鈎槍和槊手,刀牌手中的單臂小圓盾遠遠要多與大型的團排和立盾,顯然是為了跳船接戰的方便,其中甚至有一成士兵不穿甲,而裝備是一種連身皮套和短刀,估計是為了潛游在水中撕殺的方便,但是這麼一隊人,配弓弩的比例卻很高,幾乎過半的士兵都身後背弩,還有一半人拿的是便於速射的短弓。
而且,這些士兵身體素質還是精神面貌還不錯,看起來也是訓練有素,這麼多人站熾熱的日頭裏汗流浹背的,居然沒有多少動作和聲音,據說這些還只是留守的府兵。
我輕輕估算了一下,按照現有的數字為基礎,再加上南方也是太平日久,民風較為孱弱,十丁抽一為極限,江陵的戰爭潛力,大概在現有的基礎上,至少可以再抽發二萬五千人。
不過,
唐代的戶籍制度,主要登記稅賦人口,也就是有經濟地位,有資格交納賦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