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運輸公司,賺的錢多了,反正利潤是上交。
大不了月底,就是有一點點效益獎而已。
就為了這兩個臭錢,想讓我陪着笑,求着你把這批貨,給我們汽車運輸服務社接下來?
門兒都沒有!
老子不賺你那兩個臭錢,總行了吧?
反正哪怕單位虧損了,上面會撥款,大傢伙兒的工資也不會因此,而少發半個蹦子
旱澇保收,工資收入不與單位效益掛鈎。
這就是各個地方的汽車運輸服務社,裏面的全體幹部職工們,他們身上那股二大爺習氣的底氣來源。
他們哪是在提供服務啊?
純粹都是培養二大爺的地方!
在這種情況下,
不要說信息服務社運費低,甚至哪怕比那些國營的汽車運輸服務社,價格高上那麼一點,大傢伙兒也更願意來這邊。
而貨運信息服務社,之所以運費低廉。
其實還是鑽了一個空子。
這邊使用的車輛,全是臨時聯繫的。
而且大多數都是從內蒙那邊、或者是駝城北面拉煤下來,他們返程的時候都是空車。
這樣一來,順帶回去的時候拉點貨。
也多費不了幾個油。
而那些貨車擁有單位,因此還能收上一筆運費。
與此同時,貨車司機們也能分到一些「加班補貼」,這是妥妥的4贏的局面。
因此運輸信息服務社,這種低技術含量的企業,趁着那些國營的汽車運輸公司體制僵化,這才賺了個盆滿缽滿。
按照羅旋、還有陳小白的思路來說,以後貨運信息服務社,不僅僅會利用這些別人單位的空車來賺錢。
而且服務社本身,以後也會購買一些小型一點的車輛。
作為長途和短途運輸,大宗貨物和零擔貨物之間,那片空白市場的一種補充。
這樣一來,
遇到運輸距離遠,貨物比較重的,就可以充分利用返程的拉煤車。
而一些比較零散的短途轉運,就可以用自己單位里的小型貨車,作為一種補充。
這種經營模式,非常非常的靈活。
成本還還低廉。
相信以後,在不遠的將來。自家的貨運信息服務社,佔據絕大部分的塞北的貨運市場。
那也不是不可能
劉毅德提出來的「渠道下沉,深耕鄉鎮一級」。
這個很好理解,就是客戶不分大小都要對他熱情服務,以圖長遠。
「優化信息渠道」,這個其實就是加強與貨主,他們和信息服務社之間的聯繫。
說白了,就是讓信息服務社的專職、甚至是發展一些兼職的工作人員。
讓他們多出去跑,多和那些有運輸需要的生產隊、小單位加強聯繫。
螞蟻多了還能咬死大象呢。
大單位的生意,信息服務社不一定攬的上,那就多拉點這些小買賣。
聚沙成塔,聚少成多。
這樣堅持這樣搞,貨運信息服務社,就不會愁沒有貨源了。
而「加強與司機進行收益捆綁」,這一點,各個辦事處都在積極落實,並且一如既往的在堅持執行着。
在這個時期開大貨車的司機,雖然社會地位很高,看上去也很牛。
但畢竟受制於交通條件,和塞北惡劣的氣候影響。
其實這些廣大的司機師傅們,他們跑在路上的時候,也是遭了老罪了!
而貨運信息服務社,一旦聽說哪裏有大堵車。
或者是發生了重大的自然災害事故,造成了大批貨車被困的話。
當地的貨運信息服務社,就會立馬組織人手,拉着三輪、甚至是趕着毛驢車,迅速趕往事發地點。
給那些受困的司機朋友們,送去熱水、熱氣騰騰的烙餅之類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