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場比賽在不知不覺間,已經來到了第75分鐘,但最焦急的不是場上的兩支球隊,而是幾個裁判。
這幾個瑞典人早已騎虎難下,如果真被中國隊將比賽拖入加時,甚至偷取了勝利,他們豈不是成了真正的小丑?
中國隊輸了,或許國際足協和西方媒體真的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但要是中國隊贏了,這些人還會給他們站台善後嗎?
那時就算有將國際足聯拉下水的把柄,搞不好也會被媒體用封殺來應對,最簡單的就是關閉你向外界說話的渠道,那時你就算有八箱子的把柄也沒用了。
這種火燒眉毛的緊迫感,自然使得本就陰間的判罰又進一步加劇。
中國隊能感覺到裁判正在放飛自我,但他們的壓力卻沒有進一步加劇,因為阿根廷人就快要衝不動了。
這場比賽,中國隊的攻防節奏比往常快了不止一拍。
這種「快」主要體現在「攻防轉換速度」上,中國隊雖然在後場擺出鐵桶陣,控球時間相比以往大為縮短,但只要得到球權後就會一個大腳找吳傑,或是讓兩個邊路甭管成不成,先衝過去消耗一下阿根廷人的體力再說。
而在沒有球權的時候,他們拿出了瘋狂版的「老鷹捉小雞」去進行逼搶,大為減少身體接觸的同時,圍搶的強度和頻率都大幅增加。
這迫使阿根廷球員也要加快攻防間的輪轉速度,每個球員在場上奔跑的時間都大為增加,跑動距離自然也在同步增長。
但中國球員在西方媒體報道的所謂不人道訓練下,勉強能頂得住這種消耗,阿根廷球員卻很難頂!
這種「體能」上的差距,主要是現有規則,戰術體系,足球理念,訓練強度和質量上的不同造成。
八十年代的足球,無論進攻還是防守,三條陣線的聯動都不那麼緊密,局部球員可以暫時游離於體系之外,找到一些偷懶散步的機會。
再加上回傳、背後鏟球等利於防守的規則,各支球隊的攻防節奏都不快,戰術配合也不夠簡潔,最終導致整體節奏不夠激烈,球員消耗的體力不多,根本不需要動輒萬米以上的跑動距離。
但中國隊這時已經開始往技術簡潔化,攻防一體化發展,非常講究整體的推進和回防,以及不同陣線之間的相互聯動。
這讓他們在攻防兩端的踢法更加簡潔快速,前後場的協同更多,同時也讓球員們沒有太多忙裏偷閒的機會,對於平均體能的要求高了很多。
然而中國隊從一開始就不是用八十年代的訓練方法,阿根廷球員在技術上並不差,但他們跟不上中國隊提前一個時代的攻防節奏,更沒有體力與中國隊這樣子僵持整場比賽。
這與原本位面08年前的男籃差不多,那會即便對上了夢之隊,中國男籃在第一節往往也有還手之力,如果對面太瞧不起人,甚至能扛過上半場。
但到了下半場,美國球員才剛剛熱完身進入狀態,中國球員卻已經沒有力氣了,那時想不崩盤都難。
現在阿根廷球員就已經快跑不動了,如果不是第三方力量太強大,中國隊早已吹響衝鋒號淹沒了對手,可惜裁判讓他們最大的殺手鐧未能發揮出效果。
第78分鐘,打到現在還能四處閃現支援的陳浩南,一個人就逼得腳下技術出眾的布魯查加出現了失誤。
但為了防止犯規,陳浩南沒敢第一時間出腳捅走失去控制的足球,而是準備與趕來的王東寧形成包夾,讓這個沒有黃牌在身的隊友完成斷球。
這已經不能更謹慎了,正常情況下完全沒必要這麼做。
但主裁判卻已經急不可耐,他幾乎在布魯查加失誤的同一時間吹響了哨音。
這就尷尬了,他沒想到陳浩南明明有機會搶走足球,居然會臨時收腳,這怕不是在踢假球吧?
這個有違常理的動作讓裁判吹響哨子時,布魯查加在陳浩南的放水下又控到了足球,儘管他已經處於半失衡的狀態,但眼下確實沒有任何激烈的身體對抗。
電視前的球迷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