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母+org點co)!
有人說,滿清人口大爆炸是因為地瓜爆炸,其實這不無道理。
高產作物番薯的普及,薯塊中含有大量的澱粉和多種維生素,適應性強,抗旱,耐鹼,抗逆性強,喜溫暖、多光而不耐霜凍,是一種易於保收的作物。
還有馬鈴薯和玉米,幾乎什麼樣的土地都能耕種收穫,自然也成為人口增長的重要因素。
這產量着實把石小凡嚇了一跳,除了入地窖的紅薯,居然還有一千萬多斤。可以養活數萬甚至數十萬人的口糧。
紅薯無法作為主食的,因為吃多了會反酸燒心。當然這難不倒智慧古人,把紅薯曬乾做成地瓜干。
當然,這裏指的是生紅薯切片曬乾的。這種充滿澱粉的塊莖植物可以頂餓,曬乾後的地瓜干可以煮粥作為主食。
還有重要的一點,把剛刨出來的紅薯洗乾淨,上磨磨成粉。這樣的紅薯粉用來烙煎餅,紅薯做出來的煎餅完全可以作為主食來食用,吃的時候也不會反酸了。
尤其是山東地區,老一輩的人都是吃地瓜煎餅長大的。雖然吃久了味道不怎麼樣,可比雜糧粟米粥好吃一百倍。
如果把紅薯稍微放置幾天。使得裏面澱粉糖化一些的時候,用來烙煎餅更好吃。
用鏊子烙出來的煎餅,保質期極長。因為幾乎不含水分,若是保存得當,存一年都沒問題。
吃的時候,在煎餅表面撒上水霧。煎餅就可以濕潤,用來做主食即可。
石小凡電話通知了南窯的薛昆,讓他準備一些鏊子。
「老薛,讓鋼鐵廠多做一些鏊子。越多越好。」
「鏊子?」
「沒錯,鏊子,趕緊生產。」
掛了電話,石小凡才打量起豐樂:「喲呵,狀元郎就是不一樣。就是你這頭上的簪花,着實難看。」
大宋皇帝都有個奇葩的愛好,就是喜歡賞賜給大臣們鮮花。還規定,必須把花插在頭上。
許多臣子激烈反對過,然而並沒有什麼用。加上那些台諫推波助瀾,這股風氣是愈演愈烈。
《水滸傳》中,西門慶頭上總是插朵花。有些人覺得是西門慶過於風流,所以才出現這麼「娘炮」的行為,其實不然。
除了西門慶之外,短命二郎阮小五、一枝花蔡慶、浪子燕青等人,統統都喜歡往腦袋上插花,就連鋼鐵直男武松曾經也有過類似行為。
雖然說水滸傳是小說之言,但也反映了這個時代的一些奇葩風俗。
為此還有個四相簪花的典故,說的是一種名叫金纏腰的花的花瓣,被時任揚州太守的韓琦剪下,插在了他宴請的三位賓客以及他自己頭上,後來四個人先後做了宰相,北宋科學家沈括將這個故事記載在他的《夢溪筆談·補筆談》中。
沒錯,就是韓琦,是范仲淹之後做了宰相的韓琦這廝。石小凡還問過他,是否有喜歡把花戴在頭上的嗜好。
當時韓琦莫名其妙,說娘娘腔才喜歡花。不過從史書上來看,韓琦確實喜歡花,這有有點奇怪了。
《夢溪筆談補筆談》記載:當時韓琦因與范仲淹、富弼、歐陽修等推行「新政」被貶出京城。
韓琦任揚州太守時,官署後花園中有一種叫「金帶圍」的芍藥一枝四岔,每岔都開了一朵花,而且花瓣上下呈紅色,一圈金黃蕊圍在中間,因此被稱為金纏腰,又叫金帶圍。
此花不僅花色美麗、奇特,而且傳說此花一開,城中就要出宰相。當時,同在大理寺供職的王珪、王安石兩個人正好在揚州,韓琦便邀他們一同觀賞。
因為花開四朵,所以韓琦便又邀請州黔轄諸司使前來,但他正好身體不適,就臨時請路過揚州也在大理寺供職的陳昇之參加。飲酒賞花之際,韓琦剪下這四朵金纏腰,在每人頭上插了一朵。
說來也奇,此後的三十年中,參加賞花的四個人竟都先後做了宰相。這就是有名的「四相簪花」的故事。
不過豐樂頭上的宮花是狀元郎必戴裝束,聽石小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