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想對外用兵不是一天兩天了,有了多餘的錢,他當然按捺不住。偏巧安南跳出來,朱棣能放過就怪了。
他甚至想要御駕親征,不過考慮到國務繁忙,朱棣只能暫時忍耐。他打算在三員大將中間選一個,年富力強的朱能,還有驍勇善戰的丘福,都是不錯的統帥。
即便不派他們,也輪不到李景隆啊!
「柳淳,軍國大事,不是兒戲!」
柳淳微微一笑,「陛下,臣可沒有開玩笑,對安南用兵,非李景隆不可。」
朱棣眉頭緊皺,怒道:「你說明白點。」
柳淳笑呵呵讓人取來地圖,安南的地形非常有趣,在安南的北部,高山叢林密佈,地形非常複雜險要。
假如從廣西雲南出兵,就不免要越過崎嶇的山地,不用打仗,光是後勤,就能拖垮明軍,再加上氣候的因素,十成戰力,發揮不出三成。
故此一直以來,中原王朝都覺得安南那個地方很難搞。
既然很難搞,就一定要派精兵猛將,可一旦這些精兵猛將都不管用,勢必會搓動銳氣,覺得難以征服,就置之不理。
柳淳覺得有必要跳出這個邏輯怪圈,來思考問題。
「陛下,李景隆固然不成,可安南也沒什麼名將,雙方是瘸驢破磨,彼此彼此罷了,沒準李景隆還比安南強一些。」
朱棣差點憋不住笑,你這麼說自己的大舅哥,不怕家裏鬧翻天啊?
柳淳絲毫不在乎,「攻打安南最大的障礙是環境,是氣候,是地形,說白了,就是要和老天斗。陛下越是派遣猛將,就越容易出問題。畢竟朝中的大將普遍是跟蒙古人廝殺出來的。讓他們去北疆領兵,指揮成千上萬騎兵衝殺,沒什麼可擔心的,放到安南那個鬼地方,就不好說了。」
朱棣閉目思量,許久緩緩吐出四個字,「因地制宜!」
柳淳也回了四個字,「避實擊虛。」
李景隆本事雖然不行,但好歹領着船隊找到了東番島,有時候運氣也是一種實力,其餘名將還未必有他的運氣呢!」陛下請看,安南的北邊是莽莽蒼蒼的大山,攻擊非常艱難。可安南的東邊,鄰近大海的這部分,既是安南的產糧區,又是人口聚居區,更妙的還是沒有任何阻攔,只是以大海作為屏障。以當下大明水師的程度,跨海出擊,直搗安南的腹心之地,一點都不難。」
……
朱棣和柳淳商議了許久,制定了一整套計劃。
不過為了能確保萬無一失,朱棣還覺得演一齣好戲。
次日早朝,朱棣板着面孔,對群臣道:「朕剛剛接到廣西奏報,安南再次進犯我大明邊境,殺我子民,奪我疆土,是可忍孰不可忍!朕欲興大兵討伐,兵部和五軍都督府,要儘快拿出方略,不日出征!」
朱棣剛剛說完,朝臣就大驚失色,蹇義第一個站出來,「啟奏陛下,三年的靖難之役,已經動了大明的元氣,如今陛下繼位不過一年有餘,雖然勵精圖治,但是國庫依舊是空虛的。安南雖然是小國,但民風剽悍,氣候炎熱,歷代屢次征伐,結果都是降而復叛,反反覆覆,難以根治。」
「老臣以為,還是應該先派遣使者,痛斥安南,勒令他們退回……能不打,就不打,這才是上策。」
蹇義說完,立刻又站出了許多人,就連戶部尚書郁新都坐不住了。
「陛下,眼下的開支太大了,朝中整軍又沒有完成,戶部可用的錢也不多,臣請陛下三思而後行!」
「臣等請陛下三思而行!」
一大票臣子跪倒,朱棣氣得臉色鐵青,猛地看了一眼張玉,怒吼道:「你們五軍都督府呢?也是這麼看嗎?」
張玉苦着老臉,他倒不是害怕打仗,而是時機的確不合適。
「啟奏陛下,臣以為是否可以調遣雲南的兵馬,他們熟悉地理環境,以雲南兵對付安南,或許能更合適!」
「荒唐!」
朱棣氣壞了,「什麼以雲南兵對安南,分明是你們貪圖享樂,不願意吃苦,才百般推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