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打磨炮管外壁較為容易,但要打磨內膛,必須有專門的工具,譬如說一台手搖式磨床。李老二指導鐵匠和木匠,打造手搖式磨床。
和手搖式鼓風機一樣,都是依靠皮帶輪和齒輪來改變傳動比,為了增加齒輪的耐磨度,手搖式磨床的傳動齒輪是用鐵鑄造成的,李老二直接弄了個鑄造齒輪的砂模,把熔化的鐵水灌入,因為高爐溫度高,生鐵熔化的時候,生鐵內的碳都被燒盡了,待到冷卻之後,就成為了純度較高的熟鐵。
儘管這種熟鐵的品質不如鐵匠鋪千錘百鍊打出來的精鐵,但是用來鑄炮,鑄零件,已經是夠用了。若是這種熟鐵再經過鐵匠錘鍊,即可得到品質優良的精鋼。
李老二自己的馬槊,槊首精鋼破甲錐,就是煉出來的熟鐵再千錘百鍊得到的精鋼。以這種方法也能打造出燧發機需要的彈簧鋼,只是產量太低,因為捶打出來的精鋼,或許是製造兵器的好材料,卻未必能成為優質彈簧的鋼材。
工匠們在李老二指揮下,把鑄造好的齒輪按照圖紙安裝起來,轉軸內塗抹上動物油脂,用來減少摩擦力。
最後一根手柄安裝好之後,一台手搖式磨床就造好了。
一名工匠試着輕輕搖動一下手柄,前面的一根鐵杆在齒輪帶動下飛快的轉動起來。
有了磨床,就要考慮製造磨具。李老二令人把用來製造磨刀石的灰色粘質沙岩石打磨成一個圓柱形,中間挖出一個孔,把打造成圓柱形的磨刀石放入磨床的鐵杆上,固定好,這樣一台手搖式磨床就大功告成。
「把的外壁先打磨了,磨好之後,取來以磨床來打磨內壁。」李老二對工匠下令道。
兩名工匠手裏拿着一塊磨刀石,在炮管外壁打磨,把外壁的毛刺和砂粒磨掉,但畢竟不是打磨內壁,不需要特別光滑,只要能過得去就好了。
打磨好外壁的炮管被送到磨床的工作枱上,工作枱是以手搖式吊機懸掛在半空中的,兩名工匠以手搖式夾具夾緊了炮管,隨後一名工匠把磨具伸入炮管內壁,緩緩搖動手搖式磨床的手柄,磨具在炮管內壁快速轉動,另外兩名工匠不斷調整工作枱,以保證炮管內壁每一面都能磨到。大約過了一盞茶功夫,李老二喊了一聲:「停!」
工匠連忙停止搖動,兩名工匠鬆開夾具,把炮管從工作枱上抬了下來。隨後往炮管內灌入水,清洗了鐵屑,這樣炮膛大功告成了。
「裏面好光滑啊!磨得簡直就好像鏡子一樣!」一名工匠把手伸入炮管內摸了一下。
炮管造好,還需要製造炮架,有了炮架,才算是真正的完工。
當年明軍火炮的炮架,就是一個簡單的木頭架子,放在地面上,把炮架在上面。而車營的火炮,炮架就是直接放在車子上,因為炮的重量輕,可以在車上發射。
正是因為明軍炮架的落後,所以太重的紅夷大炮和大將軍炮從運輸到架炮,過程十分繁瑣,炮在運輸過程中,和炮架是分開的,以牛車來運輸。運到位後,把炮架放在地上,再把炮管從牛車上取下來,安放在炮架上面。
也就是炮架落後,所以車營就不可能裝備真正的中型火炮,而整個明軍的炮兵體系中,除了千斤以上的重炮,就是百斤以下的輕型火炮,缺少三四百斤到五六百斤的中型火炮。
李老二要造的炮架,是仿製後來西式的野戰炮炮車。
野戰炮的炮車,是由一副以彈性木頭製造的炮架,安放在車軸上,有兩顆大輪子,和馬車結構有些類似,但沒有車廂。木頭炮架是以彈性很好的白蠟木製造的,炮架的一端安放在車軸上,末端是兩根粗梁,可以放在地上。炮尾是一塊厚木板,上面鑽了個孔。
李老二還讓人另外造了一輛專門同炮車連接的彈藥車,彈藥車也是兩輪車,有些像馬車,前面有一根凸出木板,上面鑽了孔,可以同炮車的尾部掛在一起。
野戰炮行軍的時候,把炮尾抬起,炮尾厚木板的孔對準彈藥車連接處厚木板的孔,以一根鐵栓插入,固定好,這輛兩輛車就合成一輛四輪車。
抵達目的地,需要發射的時候,把彈藥車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