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韶在青唐幾年,他的折騰本事絲毫不在王寧安之下,而且又能折節下交,屈身下士,許多吐蕃的部落首領都跟他稱兄道弟,好的穿一條褲子。
就像王寧安學不來趙宗景的親民做派一樣,他也學不來王韶的人格魅力。
這傢伙能讓兩個頭一天還動刀子的部落,轉過天在一起喝酒吃烤羊肉,跟兄弟似的。靠着這些手段,王韶在青唐如魚得水。
觀察西夏的情況就會發現,1個軍司,其中六個放在了橫山一線,對抗大宋,三個放在東邊,應付遼國,三個放在河西走廊,一直到西域一線。
顯然,西夏的重兵都是用來對付大宋的,在青唐方向,他們雖然經常交戰,但是西夏卻沒有把青唐當成主要對手。
青唐這邊,有羌人,有吐蕃人,西夏也有。
他們之間,是剪不斷理還亂。
王韶經營青唐之後,大力收買青唐的部族,然後利用他們,去影響西夏境內的親戚,勸說他們投降大宋。
這是王韶的努力。
而王寧安呢,一直就沒斷了算計西夏。
殲滅鐵鷂子之後,他散播是李清出賣西夏,進而挑動西夏內鬥,讓他們針對漢人下手,同時蕃部也受到了波及。
接着是通西域商路,很多党項貴胄,還有河西走廊的部族,他們翹首以盼,以為大宋的商人過來,他們能大賺一筆。
結果李諒祚一意孤行,拒絕全面通商。
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
在大宋尚且要天翻地覆,放在西夏,更是乾坤顛倒,日月無光,要不是李諒祚作風強悍,手段狠辣,早就亂了。
但是接下來增加賠款,大宋和西夏全面開戰。
龐大的戰爭負擔都落在了西夏各部身上。
西夏本就是個搶劫集團。
在太平年景,跟着老大,有吃有喝,誰都願意服從命令,哪怕吃點虧也認了。可是眼下大宋越發強勢,跟着李諒祚,非但沒法喝湯,還要割肉放血,甚至把命都交上去,大傢伙心裏頭就越發怨恨李諒祚。
眾所周知,西夏最精銳的步兵是山跋子,他們有不少是羌人和吐蕃人,在過去的幾個月,戰死的山跋子就有7000人,受傷的更是不計其數。
李諒祚下達徵兵令,15歲以上的蕃部青壯都要去橫山和大宋硬拼。
各個部落都不傻,如果放在以往,征伐大宋,油水肥美,大家都搶着去,不讓去還有情緒呢!
可是這一次不一樣,大宋的強悍已經越發明顯。
鐵鷂子尚且不堪一擊,還有那麼多新式武器,幾十萬大軍,無窮無盡的糧草……捫心自問,去橫山打仗,根本是送死!
強盜集團就是如此,有好處爭着搶着,遇到了硬骨頭,立刻四分五裂。
西夏雖然立國幾十年,但是還改不了骨子裏帶的氣質,基因如此,無可奈何。
如果僅僅如此,也就罷了,偏偏李諒祚還走了一步臭棋,他為了賠款的事情,放兩萬宋軍進西域。
趙宗景帶着人馬在河西走廊路過,一路淨當冤大頭兒,善財童子,他是吃了虧,可是河西走廊的蕃部不這麼看。
原來傳說是真的,大宋果然比西夏大方,人傻錢多,沒見呢,青唐的那些吐蕃部落,各個賺得缽滿盆滿,一堆窮棒子,居然穿上了絲綢,住上了豪宅。
呀呀呸的,我們差什麼?
憑什麼就挨餓受凍,還要把子弟交給李諒祚糟蹋。
乾脆反了算了!
此時,又冒出來一個老壞蛋,那就是野利遇乞,他陪着元昊創業,在西夏的人脈深不可測,哪怕荒廢了二十年,也不可小覷。
他就聯絡了一個羌人部落,首領名叫朱令凌,有部眾十萬人,非常想要投靠大宋。
……
說到這裏,也就明白了。
這十萬人不是憑空冒出來的。
而是各種手段疊加,一大群壞蛋努力的結果。
聽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