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常始終還在糾結於高方平的違法亂紀行為,整天就在尋思着找高方平的晦氣。 .更新最快
然而這也並沒有什麼用,現在高方平整個的躲着他,老常根本找不到高方平。
與此同時,依託江南東路的「戰爭狀態」,那些地方官主政並不敢真的違背高方平的「運糧軍令」,從各地陸續運進江州來的糧食,現在開始越來越多。然後作為補充,高方平從京城方面組織的運糧隊伍也已經開始進江州了。
特別是蘇州方面,劉正夫全面剝奪了應俸局船運名額後,一船又一船的糧食到岸江州碼頭。
這些情況若是發生在別處,並遇到了一起,僅僅收糧入庫都是個絕大的問題。但是在江州,目下唯一不缺的就是人力,唯一不缺的就是次序。幾十萬人上陣參與收糧入庫的情景,讓那些押運糧食過來的各地差人直接傻眼了,話說他們從未見過這樣高效宏大的場面。
儘管是依託搶劫勒索方式弄來的糧食,不過總歸手中有了糧食,高方平心中也就有底氣了。多管齊下之下,現在江州的糧食形勢,比之前高方平預估的最樂觀形勢還稍好些。不出么蛾子的話,這個危機就算過去了。
於是大觀二年十月中旬,有了底氣的高方平於江州發佈政令,全面啟動了首期大建設:在城外劃好的社區里,全面建設「公屋」。
這在其他朝代的話會顯得很蛋疼。
不過在大宋的確有「公屋」制度。當然受益的群體數量、執行的效力幾何有待商榷。但它的的確確和安濟坊、居養院制度一起,作為福利政策存在於大宋。
事實上雖然不算多,但是江州本城內哪怕在蔡倏時期,也保有一定數量產權屬於官府的公屋。
當然了,在蔡倏時期那些公屋經過了搗騰轉手後,一般被捏在許洪剛這類違法亂紀的傢伙手裏。現在那些傢伙中、一些被高方平捉去宰了,一些被開除了,公屋也就空了出來。陳小婭和她娘就分到了一個迷你型的小院子。
不過目下江州的人太多,外面那些流民也不能永遠駐紮露天或者帳篷。這個時節也沒有什麼糧食生產可以搞,所以高方平的政令發佈後,江州外圍就變為了一個大工地。
高方平批示,土地由德1化縣無條件劃撥,勞動力由大家付出。建設出來的社區產權由官府所有,但是高方平承諾了,這些公屋蓋好之後,按需分配給這些參與建設的災民使用,從此以後他們的戶籍也遷入江州,就算江州人了。
汗,得知蓋好房子後自己住,並且算是江州住民了,於是這些傢伙基本瘋了,不用誰去監督也幹得熱火朝天,基本上十二個時辰都不停工,在那隻汴京來的專業工程隊骨幹的帶領之下,晝夜趕工,三班輪換,進行着在古代前所未有的大建設……
「大家吃飯啦!」
亂七八糟的城外工地上,有個傢伙站在高處拿着土製擴音器一喊,於是許多人紛紛放下手裏的活計,跑過來領食。
吃的很寒磣,很少,也就比前期糧食更緊張的時候多了半個饅頭,粥還是一樣的粘稠度。
但事實上因為環境的不同,大家也都很快樂。在他們的記憶中,遇到災荒之年,不但不被雪上加霜的搶劫欺負,還有官府的人叫大家「吃飯啦」。正因為這個年景其他地方沒有這樣的事,所以大頭百姓們很珍惜目下這個氣氛,這就是他們的利益,他們願意為此去參與維護,不讓別人破壞。
大多數一些人,並不知道這些喊吃飯的官府人士糧食哪來的,人們膚淺的認為:官府天生就會有糧食。
只有少數的一群明白人知道,為了能讓時靜傑麾下的一個小吏含一句「吃飯」,大魔王的名聲在官場已經徹底臭大街,因為有小道傳言,他已經不顧吃相的用勒索威脅手段,不但收拾治下,甚至還去毫不相干的兩浙路敲詐了近十萬石糧食來。
人們都是排外欺生的,越落後的地區和年代,尤其如此。
那群跟着方琴來尋找夢想之地的人,到江州的時候就傻眼了,眼見城外二十幾萬、數倍於他們的「地頭蛇」已經紮根,他們非常的不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