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歹是同樣不能退兵,此次相當於舉國前來,再次敗北政治影響太大。
為了大清國的將來唯有打落牙齒和血吞,這鍋夾生飯有沒有好牙口也要硬吃下。
雙方一直較量到了七月底,戰場上留下了一萬多具屍體,明軍沒有太過吃虧,建奴沒有討到太多便宜,兩軍傷亡比差不離,明軍略微多一些。
久戰不下,紅歹是不止一次動搖了信心,就在他把仗打成雞肋之時,得到大明奸細送來密保。
奴酋知道了洪承疇決戰心情之所以如此迫切,是因為大明中原腹地流寇再起,朝廷已經難以招架,急於解決遼東戰事抽調兵力剿寇。
得知明軍很急,紅歹是不着急了,他暗叫僥倖,心裏祝願在大明中原造反的那個姓李的兄弟要挺住、要鬧騰的更歡實些。
他即刻調整方略,分兵駐王寶山、壯鎮台、寨兒山、長嶺山、劉喜屯等要地就地挖壕結寨堅守。
清軍對松山一線的洪承疇部形成半包圍,並且利用騎兵優勢不時出擊截斷松山要路,使得明軍給養補充困難。
這一招很高明,本來清軍和明軍死磕正合洪承疇心意,紅歹是忽然不打了,由攻變守擇機騷擾糧道,明軍就完全不一樣了。
清軍來攻打明軍營盤,大家能夠齊心協力共同堅守,因為營寨被攻破大家都要完蛋。
明軍主動去攻打清軍營盤,出工不出力的將士們太多了,他們磨磨蹭蹭出發,稍微有個風吹草動掉頭就回,根本不願意賣力。
連姚善守和周放都不敢全力進攻清軍營寨,因為萬一他們不顧傷亡打進去,友軍根本不跟進,他們勢必會被清軍集中優勢兵力圍殲,當然會搭上所有英勇作戰的袍澤。
「戰神」系的兵將都在哀嘆,此時他們深刻認識到了家主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洪承疇見攻擊無果徒增傷亡一籌莫展,清軍不斷反擊導致明軍損失加大,傷亡比已經變成了一比三,他知道速戰速決已經不可能。
清軍三面下寨,明軍只能以三個大營分守三方來應對。洪承疇以左翼、右翼、中軍為三個指揮樞紐安營下寨。
他下令各部嚴防死守,不能讓清軍得到偷襲的機會,三營互相策應,如果清軍出動一定爭取把他們在營地外殲滅。
成大事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讓姚善守發揮善守特長,結硬寨打呆仗,注意糧草物資的儲備,以防不時之需。
慶格爾泰自認為是堅定的「戰神」系將領,和成大事、姚善守等等「戰神」系文武關係融洽。
他也看不慣唐通、白廣恩、王朴幾個總兵官吊兒郎當一副怕死的模樣,乾脆和姚善守他們合用營寨,共同防守一起反擊。
很快馬世虎和馬世龍部也決定跟姚善守營寨相連,因為他們信任「戰神」系將領,對自己麾下有信心,認為只要有了敢戰的領頭人,麾下兒郎們絕不是孬種。
介於人馬十幾萬需要分守三面,洪承疇在中軍指揮全局身邊有楊國柱、馬科、王廷臣幾個總兵官的人馬,還有他自己的嫡系「洪軍」一萬。
成大事主動請纓來到右翼指揮,右翼當然是姚善守、慶格爾泰、馬世虎、馬世龍的人馬所在,這裏有四萬餘將士。
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右翼集中了諸多「戰神」系兵將,馬世虎、馬世龍兩個總兵官的人馬雖然不是但也以「戰神」馬首是瞻,雖然人馬少了,但是排除了豬一樣隊友帶來的隱患。
中軍和左翼兵將都在混日子的時候,右翼上上下下都在忙忙碌碌,他們揮汗如雨齊動手加固營盤,慶格爾泰帶領全部騎兵押運糧食集中儲備。
成大事有才能,他還有過目不忘的天賦,每一處防守要點他都親自檢查,具體到百總軍官甚至總旗官的名字他都能記住。
遼東巡撫來視察防務之時能夠直接叫出一個百總小軍官的名字,對激勵士氣大有幫助。
右翼文官武將和普通士卒同甘共苦當然能夠獲得認同感,戰士自然會奮勇殺敵。
左翼的統兵文官當然是後來列入二臣傳的監軍張若麟,這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