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大營,會議結束之後,張虎與樂卻被張遼傳喚到營房。
營房裏已有張遼親兵在收拾鋪蓋,整個大營都是一副收拾行裝的氣象。
房內,張遼問:「今日之日,你二人可有想法?」
張虎、樂互看一眼,張虎先說:「父親力求萬全,不負朝廷所託。」
樂則憂慮:「恐見罪於王使君。」
本就不想守大營,還派王凌去增固大營之東,擺明了就是折騰。
張遼哼笑一聲:「不給他一些事情做,他自會折騰出一些別的事情來。我肩負國家東南穩定,豈能由他作祟?」
見兩人神色嚴肅,張遼又說:「待明年,我軍秣兵歷馬,可集結二十餘萬大軍與漢軍相持,待後年,我軍能有近三十萬據守。關雲長用兵如神,田孝先猛若霸王,也難抵三萬鐵騎!」
「今日非我軍爭鋒之際,保江東不死即可。」
「我料韓當、潘璋之軍必敗,唯有如此,孫權志氣不能舒張,才能俯身聽命,不敢於東南造次。待國力恢復,朝廷亦有一舉吞吳之機。」
張遼說着眯眼:「建安二十年以來,朝中大將凋零。新任軍將多出身簪纓世家,貪圖己功,不恤吏士性命,我深憂患之。故,今夜子時,你二人所部先拔營,為左右先鋒。我領軍繼之,使王凌督後軍。」
張虎、樂齊齊拱手:「末將領命。」
另一邊王凌回到自己的營房,拔劍當場就斬碎桌上漆杯,咬牙眥目:「老匹夫欺人太甚!」
被擺了一道,顏面大失,還有什麼臉面監護各軍?
護軍、監軍、典軍都是一樣的工作性質,主要是調解軍吏之間的糾紛,其次才是掌握軍資調撥。
護軍可以不會打仗,但必須要有面子,大小軍吏、同僚給你面子,你才能調解糾紛。
威望、人脈、功勳攢夠了,當主將也沒問題,自己不會打仗,可還有委派的參軍,以及自己徵辟收集的幕僚負責,維繫一支軍隊的運轉並不算困難。
折騰王凌、折損王凌的顏面,暫時羞辱事小,影響的是長遠未來。
王凌正生悶氣,張遼所遣書吏前來傳令:「王使君,吳軍前部都督朱然統兵五萬登陸北岸。君侯顧慮江東有強迫我軍前驅攻敵之意圖,請王使君曉瑜各軍,撤軍時務必銜枚而行。」
蔣欽水師護航,朱然再次統率全琮、胡綜、吳祺、周胤之軍合蔣欽水軍四萬餘人北渡長江,蔣欽進據原趙累的江渚水寨。
朱然所督渡江部隊在漢口下游二十里處登陸,與北岸韓當、潘璋取得聯繫,吳軍陸兵五萬餘人,而後方張遼答應出兵,徐盛也匯合孫鄰、孫謙朝漢口抵近。
至天色將暮時,漢口以南集結吳軍八萬餘人,路招、馮楷近萬人,後面還有張遼大營中隨時可以開拔的兩萬人。
局部戰場內魏吳聯軍十一萬,漢口大營田信有部曲兩千,李嚴步兵一萬四,新支援的騎兵三千;關羽水軍兩萬餘人懸停漢口上游。
當夜兩軍點燃更多的草苫,百里火光照耀,總決戰隨時可能爆發。
孫權來山大營,前線集結十餘萬大軍決戰,若是勝利,朱然等將領的威望提升將是極大的。
孫權往來踱步猶豫不決,可惜周泰陣亡,現在不能再分朱然之權,提拔另一個人做都督。
諸葛瑾垂手立在一旁,他沒什麼想法,孫權的意志就是他的意志。
朱然、張遼十幾萬軍隊,攻拔漢口大營幾乎是必然。
鎖死漢口,那南岸的劉封、黃權、田豫這六萬漢軍又能逃走幾個?
前線的斬獲、功勳實在是太大了,大的足以顛覆孫氏地位。
不敢想像,朱然如果打掉漢口大營,殲滅漢軍主力,再統合南岸賀齊、朱桓之軍,擁兵二十萬,進能取荊州,退的話……那自己就無路可退了。
有些後悔,應該讓朱然繼續帶隊去抄擊夏口,殲滅南岸漢軍。
這樣自己也能迅速從樊口方向抵達武昌參戰,將勝利的榮耀、果實牢牢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