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報從遙遠的南方,通過一個個信使的接力傳送,飛快地進入上京。
正在內閣值守的南京留守蕭思溫接到軍報,大吃一驚,迅速呈至大遼皇帝。
遼世宗耶律阮,契丹名叫兀欲,這是他繼位的第五個年頭。
他是遼國第三個皇帝,祖父是遼□□耶律阿保機,父親耶律倍是□□長子,早早立為太子,但他的皇位,卻不是從父親那裏繼承過來。
阿保機晚年一心推行漢化,太子耶律倍受此影響極深,走得比父親更遠。當時遼國立國未久,各部族長勢力仍然強悍,在太后述律平的操縱下,反對漢化的宗族重臣迅速聚攏,聯手推舉阿保機次子耶律德光繼位。太子耶律倍就這麼失去皇位,接下來被排擠得難以在國中立足,一怒之下拋妻棄子,出走後唐,慘死於異國他鄉。
各部族長的勢力雖然重回上風,鑑於契丹八部輪流推舉可汗的傳統,耶律部想要鞏固已有勢力,就必須要繼續破舊俗,推漢制。
耶律德光繼位不久,利用後唐大將石敬塘欲稱帝的野心,得到幽雲十六州。一口吞下這麼大的漢人疆域,想要穩固地盤,他只能進一步推行漢制,但又要兼顧原來契丹部族勢力,於是耶律德光頗具創意地建立了南北官制,北面官以契丹舊制治契丹人,南面官以漢制治漢人。幽雲十六州的到手,令契丹國力蒸蒸日上,也促進了他的野心,於是不顧述律太后反對率軍南下,入汴梁城稱帝,改國號契丹為大遼。
過於激進的政治野心終於引來反彈,當時的遼國體制和國力,沒辦法控制這麼多地盤,耶律德光被迫北撤,最終死於軍旅之中。
耶律德光死後,述律太后又欲立幼子李胡繼位,但已經在耶律德光推行漢化過程中享受到好處的重臣們不願意支持比述律太后更倚重契丹舊部的耶律李胡。所以耶律德光的南征軍北返時,耶律倍之子耶律阮乘機聯絡重臣,在軍中自立,並率南征之兵回京,與述律太后展開奪位之爭。祖孫相持不下,最終耶律阮在惕隱耶律屋質的幫助下,正位大統,是為世宗。契丹立國之後,兩次皇位之爭,部族與漢化勢力,算是各贏一次,勝者固然在鞏固勝利,敗者卻也潛伏暗藏,蠢蠢欲動。
世宗繼位之後,繼父親遺志,逐步推進漢化,見蕭思溫此時送來軍報,詫異問:「思溫,出了何事?」
蕭思溫連忙呈上:「主上,南邊軍報,郭威殺死漢帝劉承佑,自立國號為周。河東節度使劉崇逃出,欲殺篡位之賊,卻苦於孤掌難鳴,特來請求我朝支援他鎮壓逆賊。」
世宗聞報大喜,擊掌笑道:「好啊,這正是我朝揮師南下的機會,且助討謀逆,師出有名。」
此時耶律屋質亦在一旁,聞聽此言勸道:「主上,南邊形勢未穩,不妨靜待觀變。」
世宗素來敬重於他,聽了這話,微一猶豫,但還是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若是猶豫反覆,待得郭威坐穩江山,又或者劉崇等不到援軍而與郭威對戰失敗,我們便師出無名了。」
屋質搖頭:「主上,只怕我大遼患不在外,而在內啊。」
世宗便知屋質又要說起諸宗室不穩,要他小心之類的話,當下笑着:「屋質,我知道你的意思。自□□建國、太宗稱帝開始,部族一直就是不穩的。可只要我們開疆拓土、建功立業,給更多族人帶來好處,便是有些人不服,又何懼之。」
屋質本欲再勸,見世宗已經去召宣壽安王耶律察割進來,只得將此事忍下。
世宗見察割進來,便下令要他傳令,點集各部兵馬,聚集於木葉山下,以青牛白馬祭告天地祖宗,南下征伐郭威。察割應命去準備南征諸事,世宗持了軍報,回後宮欲與皇后甄氏商議,中途卻遇太后宮中來人相請,便叫人先知會甄氏一聲,自己去了太后宮中。
這甄后卻又是遼國上層對世宗非議的一個重點,遼國歷代皇后皆是出自後族蕭氏,可世宗繼位之後,卻立了後晉宮女甄氏為後,大違祖制,再加上世宗推進漢化,傷了許多契丹貴族利益,更令人將怨恨之意皆指向甄后這個漢家女子。世宗之母,也是如此。
因此世宗去了太后宮中,與太后說起南征及去木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