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結滿了飽和的果實,果穗變成了金黃色,黃綠相間,顯得頗為好看。
附近約莫百畝地,都是特地劃出來的試驗田,培育優良種子的地方。
「產量多少?」
朱誼汐不顧地面的塵土,迫不及待地來到跟前,驚喜地撫摸着割手的大片葉。
「陛,陛下……」
「前兩年剛播種時,畝產不過兩百來斤,而且其果還沒拳頭大,又小又癟,對於咱們北方來說很不適應。」
一旁照顧此地的農夫,顫抖地蹦出幾個字,負責此次的宦官就忍不住插嘴,條理清晰地吐露出來:
「如今這幾年不斷地選種,畝產能超四百斤了……」
皇帝聞言,輕輕點頭。
所謂的優選,就是人為改良,把那些產量高的種子留下,一季季的篩選,讓高產量的自然授粉,從而留下優良基因。
這就跟養馬一樣,簡單又笨拙的篩選。
在玉米和番薯傳入後,朱誼汐一開始熱衷的是番薯,後來更喜歡玉米。
番薯雖然產量高,但吃起來沒營養,而且太損耗地了,種一茬得養一年,不然沒幾下就廢了。
而玉米不一樣,不擇貧瘠,耐儲存,且產量穩定,更適合北方生長。
尤其是遼東收復後,他更關心的是長期的佔據下來,而糧食問題則至關重要。
在之前錦衣衛的報告中,朱誼汐突然意識到,此時的遼東竟然以小麥為主要農作物,而不是後世習以為常的稻米和玉米。
這也就難怪明軍不樂意北上,佔據整個東北,實在是打下來也種不了小麥,氣候太不適宜,拿下來只能挨餓。
滿清也沒意識到這點,所以這些年只是不斷地掠奪更多的奴隸,開墾更多的荒地來種田,結果卻飽受小冰河困擾,事倍功半。
朱誼汐則以超越時人的眼光,一下就瞄到了關鍵——糧種。
「只要讓東北種上大豆、玉米、水稻,那就不缺糧食。」
壓制住心中的喜悅,皇帝繼續道:「玉米不適應咱們北方,你們繼續培育,再接再礪。」
言罷,他再道:「把這四百斤的種子都儘可能的培育,也能勉強將就用下。」
相較於番薯,玉米的種類太多,必須優選配種,才能弄出適合北方的種類。
不過目前的產量已經足夠在東北普及了,比起脆弱的小麥,玉米更適合在遼東做農作物。
到了那個時候,偌大的東北,才適合大規模的遷徙,充實戶口。
了一樁心事,皇帝興高采烈地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