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活兒都幹不了的牲畜,是一家養一頭牛,老了,指望它像以前一樣幹活幹不了。
有辦法,把兩頭牛放在一起拉車,甚至是三頭牛、四頭牛。
它們一起幹活就能幹動了,理論上這樣的牛和馬,兩匹比正常的牛馬一匹做功多。
現在的狀態幹活,能夠賺到點錢,除了自己吃,還有剩餘。
那便一直養着,直到有一天四頭牛都干不動一頭正常牛的活的時候,就用它們額外賺來的錢餵它們。
到那個時候,離自然老死也不遠了,活不了幾年,不然它們一直能夠幹活,效率高低的問題。
等老死了,檢查一下,再吃肉和剝皮。
即,用牛馬自己的勞動為它們的晚年換一個自然死亡的機會。
死了後還是要吃的,只要沒有什麼病,牛馬再重要,也沒人重要。
「東主仁義。」宋德一直以為李易仁義、善良。
李易不再解釋,別人不信。
他是要儘量利用勞動力,牲畜多幾頭一起幹活,就像修不好用的發動機一樣。
能幹就干,產生的價值不能直接以當時的金錢價值來計算。
牛若是能夠再活五年,幹活的時間是四年,最後一年等着慢慢死去。
要考慮貨幣貶值問題,人家那四年的第一年乾的活賺的錢,比最後一年購買力大,莊子就賺了。
還有一個涉及到工作崗位問題,一千畝地,用老的牛馬來耕,餵的飼料和干出來的活基本等同,不代表沒有利潤。
不用牛馬來耕,換成人,消耗更大,連人也招不上來,一千畝地荒廢了。
價值的體現在於資源最大程度利用,老的牲畜補充的是位置。
「東主仁義。」被李易慢慢餵的大緋紅鸚鵡突然模仿了一句宋德說出來的話。
「行,你聰明,多給你兩個。」李易愣了一下,繼續夾松子遞進去。
「東主仁義!」鸚鵡又喊一嗓子。
「這是資本的力量,哪怕是收廢品的,規模達到一定程度,同樣能發家。
等牛馬死了,肉的加工和皮革、筋的加工,以莊子的規模,能夠賺到錢。
對,骨頭拿來煮免費的湯,給牲畜一個自然死亡的機會,人得到的並不少。」
李易對鸚鵡講解,閒的,吧嗒吧嗒嘴兒,讒了,想吃醬牛肉,最近兩天怎麼沒有死掉的牛呢?
……
中午,天上人間。
宋璟邀請一群人吃飯,他有要事相商。
大唐第一巡查團的人都來了,估計是他覺得朝堂上現在的力量不夠,必須找更多的人。
「諸位看到了冬季雪地中雪橇的運載能力,比起去年,簡直不敢想,今年的水網起作用,由因為下大雪,陸地上行駛亦容易。」
宋璟指外面的人群,城裏沒有雪橇,街道上的人卻多。
大家看着他,等待。
「朝廷今年賺了稅錢,李家莊子養的牲畜太多,可否由朝廷收來?」宋璟說到正題。測試廣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