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是鴨綠江。
大唐跟新羅打了七年的仗,後來因為吐蕃的問題,不得不在這邊收手。
歷史記載,大唐說自己打贏了那場戰爭,新羅說他們打贏了。
誰贏了不重要,關鍵原來那片地方屬於高句麗,大唐聯合新羅滅的高句麗和百濟。
然後大唐想要把整個地方全佔了,新羅不答應,扶植起原來的高句麗人成立國家。
等大唐的兵力轉想吐蕃,新羅把那個國家給解散了。
地盤了,大同江以北是大唐的,往南是新羅的。
也正是從那個時候起,安東都護府往西遷,大唐不願意在那裏浪費兵力。
到了前兩年,才重新把安東都護府頂過去,同時其他的都督府也就位。
新羅沒說什麼,還是跟大唐正常政治經濟交流。
「這些地方都是咱們的,以前這個地方是咱們的熊津都督府。」
李易的小棍畫一圈,就是清州市、光州市、全州市、木浦市,全是大唐的。
原來百濟的地方,大唐兵撤走,被新羅給奪去。
眾人聽着,明白,你想重新拿回來,怎麼拿?
「我有個想法。」李易看大家。
李隆基和群臣點頭,快說,知道你主意多,大唐不嫌地盤大。
李易把浿水的位置放大:「在這邊咱們蓋房子,不用城堡,正常的房子,帶倉庫的。
夏天需要擺船,冬天河面結冰,現在就凍着呢。
咱們自己的地方,願意幹啥就幹啥,對不?
咱們在那裏做買賣,新羅的貴族們願意換東西就讓他們換,糧食、魚、牲畜都行……」
李易說着做買賣的事情,跟眾人講,當地的自己人手少,需要招百姓幹活。
河對岸的百姓也能工作是吧?咱給錢,不叫人家白干。
後面的地方大,蓋宿舍,幹活的百姓來回走路耗費時間,過河危險,掉夏天掉河裏,冬天進冰窟窿里怎麼辦?
住宿舍,他們的家人分別時間長,看看能一起過來工作不?
加上孩子,修學堂,一起學習大唐知識。
「通過貿易,各取所需,他們的外派務工人員,又能賺取大唐的貨幣。
他們拿着貨幣,就不用以物易物,即便來到大唐這邊的區域,採購商品也方便。
小面值的貨幣,我寧肯賠錢,也印刷出來給他們,幫助他們內部使用。
他們有的還用開元通寶呢,大多數就是用布和各種糧食換。
跟咱們之前的絹帛一樣,哦,現在咱們有的地方還用銅錢和絹帛。」
李易最後總結一番,有利於雙方的好事情,咱們不能去打人家,咱不是那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