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都明朗了。
科技方面,李易不指望外人,但在一些大唐事情上查資料都查不到的情況下,需要一些人才。
大家轉來轉去,從雞冠洞中出來。
瞬間就不適應了,外面冷。
一般情況下,零下十九度和零下二十度,其實是個分割嶺。
北方人對這個特別敏感,感覺就是查一度。
實際上零下十九度開車的時候的啟動和二十度就不一樣,能感覺出來,聲音和震動都不同。
換成電動車,完了。
電動車的電池,在低溫環境下,化學反應變慢。
現在沒有什麼車,但就是冷,溫差超過三十度。
洞裏零上十八度,一到了外面,零下十五度。
溫差一變,大家都哆嗦了。
「易弟,這裏怎是如此?」李隆基穿上大衣,他想不明白,洞裏洞外的溫差為何這麼大。
「一個是空氣流轉,另一個是凍里其實有地熱。」李易知道,這邊有水潭,常年不凍。
轉而他想了想說道:「這就是你看到京兆府百姓日子好過,而其他地方的百姓日子不好過的一樣的原理。」
「大唐還有多少地方的百姓日子不好過?」李隆基憂民。
以前他都是聽別人說什麼,位置太高了,落不下來。
現在不一樣,他跟着溜達,知道民生。
他還知道報紙在極力宣傳如何提高耕種效率,百姓們因此而受益。
「很多。」李易不是別的大臣,吹捧什麼開元盛世。
李易按照他那時候的情況來判定,就是不存在因飢餓而死,同時也不存在找不到工作的情況。
他那時的一些西方國家的福利確實不錯,得承認。
尤其是曾經的日不落,在各方面的民眾福利上,厲害。
大唐遠遠達不到這個程度,差太多。
但需要堅持,如果朝廷放棄了,那麼就是預則立,不預則廢。
「需要多少年?」李隆基有點急迫了,他不知道自己多能活,他擔心自己的生命周期中無法完成。
別的皇帝活得時間他不清楚,他更不曉得歷史上他活了多少年。
「最多二十年。」李易咬着牙給出一個回答,他也沒辦法。
社會的發展,不可能今天想要做什麼,明天整個大唐就可以了。
要說着急,沒人比他更着急,他只要推動社會發展就有壽命增加。
別人的目的是啥樣他無暇理會,反正他的目的非常明確,這就是生存需求。
最哦阻擋了他,就是要他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