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影響力?
一場演唱會能承載多少內容?
整個活動最大的意義是媒體的宣傳,用悠悠眾口來將這個活動的影響力擴大,進而形成一種呼籲和平的氛圍,如果有可能當然會開啟後續的活動,只要有更多的人關注,用什麼方式讓他們關注不重要,只有他們關注了,想要傳達的東西才有可能傳達出去,不然你設計了再高大上的方案,結果沒有受眾群體那也是枉然。
在台上的陳昊沒有時間去緊張,上台之後很快就沉浸在表演的狀態中,每一次演唱他都會很認真,既是對粉絲負責,他自己也在享受。
觀眾顧不得去緊張擔憂,完全沉浸在他優美的歌聲中。
媒體也沒有時間去緊張,每一家都在盯着自己的數據,不管是直播的還是現場報導的,都希望可以藉助這一輪東風給自己媒體增加一些關注度。
現場的觀眾忘記了那一點點恐懼的擔憂,有一部分是不怕危險的來,算是陳昊的粉絲,有一部分則是被告知必須來,心裏多多少少有點擔憂,真要是有人在這演唱會的現場搞事情,那自己會不會受到牽連,會不會有危險?演唱會看着看着,忘了,儘管只有寥寥數百人的觀眾群體,一樣不耽誤現場有好的現場氛圍。
唯一還保留着緊張的就是安保,伴隨着演唱會的臨近,到它正式開始,從內到外,三道關卡和相應的巡邏安保,每一個人都瞪大了眼睛,都很清楚今天一旦出事意味着什麼,誰也不敢有半分的走神,每一個在範圍內走動的人,都將不斷的被他們視線過篩子,一些相應的重要崗位,如果中途被人換了人,那都不需要身邊的同事看到,這些巡邏安保都能第一時間認出你來,你的面孔在他們感知中陌生,一個人陌生,兩個人陌生,到三五個人都覺得陌生,那對不起了,我們會先將你控制住再去仔細辨認你的身份。
四點半,演唱會結束,這裏沒有不斷的安可返場,沒有數萬的現場觀眾覺得意猶未盡,所以結束了就是結束了,一首《earetheorld》,作為結束曲,作為他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枱面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演唱會的最後,全場雖說加上工作人員也只有千八百人,依舊唱出了萬人現場的感覺,媒體和工作人員也都跟着大合唱,如果不是現場的緊張氣氛愈發嚴重,那些安保都恨不得自己能夠跟着一起合唱。
多數的演唱會,現場的所有都好,搭配一群配合你的觀眾,會呈現出一場非常熱鬧讓人看着很過癮的演唱會。沒有過多的輔助,沒有烘托氣氛的現場觀眾,僅僅是靠着自己一個人的演唱,硬生生用高質量讓全世界承認這是一場看着非常過癮聽得非常過癮的演唱會。
質疑陳昊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人不少,覺得他不夠格的更多,可這畢竟不是主流的思維,你無法帶起大規模的節奏,那這樣的質疑也不可能長久,根本不會有人搭理你,等到時間過去,一切塵埃落定,很快大家就會遺忘這件事。
質疑被遺忘了,於陳昊而言有影響嗎?人家還是雙料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這一番質疑過後,剩下盡都是對他的歌功頌德盡都是馬屁恭維,在成功的基石上又留下牢固的一筆。
在最多質疑的時候,陳昊來了這麼一場呼籲和平的個人慈善演唱會,有多大影響暫且無法用一個準確數據來論定,但在樂樂網站的付費頻道系統和各大視頻網站的vip付費節目裏,不到二十四小時的時間,單單是華夏可統計出來的收看和下載數據,就多達兩千萬次,全世界範圍內一天內付費收看過億次。
直接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這上面,誰還會關注陳昊是否夠格這件事,在這件事之前的馬里奧事件,那就更沒有關注了。
「馬里奧,哪個?不認識啊。」
演唱會結束之後,陳昊被護送直接返回房車之中,你是洗臉洗頭還是沖澡換衣服,在車上進行,我們馬上將你護送到機場,一個小時之後,會有直飛到華夏天府之國地區的航班。
別人是累到虛脫,陳昊是意猶未盡,系統賦予他的能力讓他在四個小時的極限嗓音使用時間沒有到達之前,就像是能喝十瓶啤酒的酒量剛喝了兩杯一樣,完全就是潤